天府数谷官网

林田花海推窗可见城乡更靓生活更美

时间:2017-12-29    点击:
——回望2017·打造“四张名片”之生态田园典范篇

>>>2017绿色德阳大事件

●环保督察:8月初,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四川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德阳藉此展开了力度空前的污染治理和执法监督,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同时,有力地推动我市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促进绿色发展。

●健康谷:2月24日,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简称健康谷)产业园区成立大会在德阳市举行,标志着健康谷建设序幕正式拉开,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是一片面积466平方公里的全新的人居空间,是我市打造生态田园典范、绿色发展的样板区。

●河长制:3月底,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德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全面建立市、县、乡三级河长组织体系,逐步形成了水陆共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的河湖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好生态——

保护自然空间,留住绿色本底

德阳城区山水相拥,即使是隆冬季节,来过德阳的外地人感受几乎都是:这是一个在冬天也肃静而唯美的城市。而你若登高望远,目力所及之处,绿色从山峰之间扑面而来。

我市地形多样资源丰富,有静谧朴拙的古树、丰姿摇曳的山林、环抱村落的大片经果林。在此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下,这一年全市继续把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作为重点工作,大力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森林蓄积增长17.86万立方米。2017年,我市在2012—2016年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考核中被省政府认定为优秀等次。

美,且要美得形神兼具。如画山水须得倍加珍惜、精心呵护。这一年我市以空前力度展开了环境保护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重点治理沱江流域磷污染问题,饮用水水源地水量达标率为99.4%,“德阳蓝”呈现的时间越来越多,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著。

这一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四川,德阳藉此展开了力度空前的污染治理和执法监督,基本形成了全市上下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负责,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这不但是一次针对痼疾的大彻查、大清理,同时也是环保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大革新。可谓“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工作要求无以复加,工作保障全力以赴”。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33批435件次信访举报件已全部上报办结,追责问责15件36人。

环保督察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督察聚焦问题,传导压力,形成震慑,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同时,有力地推动我市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我市率先在全省成立市县两级7支环保警察队伍,设立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庭、生态环境资源检察处,加大了环境违法打击力度。

要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卡住污染源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淘汰落后产能是一个关键。尽管面临企业淘汰动力不足工作推进困难,但我市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制定淘汰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全面安排部署淘汰退出工作。截至12月10日,全市35户完成2017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今年我市全面推开河长制,建立涵盖沱江、涪江水系64条河流的市、县、乡三级河长组织体系;查明磷化工污染源、入河排污口、养殖污染、黑臭水体的分布情况并推开治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12个制度文件;开展巡查执法,查处涉水案件;集中开工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启动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河长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让江河湖泊都有人管且能管好。它的有效实施,逐步形成了水陆共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的河湖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风光正在逐渐展现。

美田园——

过得好日子,记得住乡愁

坚持生态优先力保“绿色空间”,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提供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美好的自然本底上,描绘最美的生活图景。

“四位一体”布局大德阳,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这一年,我市按照“成德同城化、市域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四位一体”城镇体系建设:高标准打造中心城市,对“八江十湖”进行了概念规划,拟将其打造成为生态经济宜居带和区域;高质量打造宜居县城,围绕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舒适的目标,加强了城市提档升级工作;高要求打造特色小镇,坚持一镇一规,彰显人文底蕴,构建宜居环境。高品质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努力打造“房前屋后、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居住形式,实现自然、环保、绿色的居住形态。

绿水青山满金银,阡陌纵横美如画。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各级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我市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部署,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各具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

在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017年全市共建成现代经作产业标准化基地10.7万亩,共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1个。2017全市新创建省级示范农庄10个,农业主题公园5个,已举办观花、采摘、垂钓、榨油等各类农业节庆活动70余场次。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经济林果、花卉业、森林旅游业等各项林业产业建设蓬勃发展。新发展特色经果林1万亩,森林食品、药材等林下资源1万亩。15家经营主体被授予为第一批四川省级森林康养人家,绵竹市作为四川省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县在四川省第五届农博会四川林业生态旅游馆精彩亮相。中国第八届月季花展筹备工作扎实推进。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其中建成“四好村”968个,广汉友谊村成为四川唯一全国“最美渔村”。

最典范——

样板引领,重构全新绿色空间

2017年早春,德阳市委、市政府重磅抛出了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简称健康谷),面积466平方公里的全新的人居空间。市委、市政府要求,推进健康谷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绿色、低碳、生态的功能定位,打造生态田园典范、绿色发展的样板区。

从已经亮出的特色功能看,健康谷的产业布局紧紧围绕教育科研、医疗康养、万国农舍、文化体育、休闲旅游、总部经济等中高端产业,紧贴社会发展趋势,注重品质、体现价值。未来的画卷里,山水秀美的自然风光、星罗棋布的三国名胜、璀璨古今的古蜀文明、底蕴深厚的儒家文化将得到全面整合,全力打造令“本地人自豪、外地人震撼”,具有国际范、世界级的“产、城、景、人”和谐共融美丽天府示范区。


自今年2月24日产业园区成立以来,创新实践“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服务一体化开发模式,统筹建章立制、规划编制、征地拆迁、项目建设、资金融措、招商引资及自身建设,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特别是加快编制规划设计,概念规划即将完成,产业规划纵深推进,生态规划同步实施,交通规划初步成形,城市设计稳步推进。精准招商引资,在中德总理共同见证下签约的中德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顺利落户健康谷。教育、休闲旅游、康养、万国农舍、文化体育等产业招商多点发力,积极对接稳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与此同时,主动发力打响城市新品牌,成功举办2017(德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22所国内外顶级建筑设计院校的近300名师生参与大赛角逐,国内业界80%的设计大师亲临指导,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旅游卫视全程专题纪录。还启动“全国网络媒体四川德阳行”活动,邀请国家级、省级重点新闻媒体到健康谷釆风,开展了“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风物名景”征集评选命名活动等。种种手段叫响“生态田园典范”城市品牌。

德阳抓住建设锦绣健康谷的“绿色新机遇”,增强“绿色新动力”。一方面,健康谷让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绿色健康生活。另一方面,它又是近在咫尺的绿色样本,绿色领跑者,它将不断发挥出“雪球效应”,推动大德阳在建设生态田园典范的道路上蹄疾步稳。(记者 王三春)